返回中文首页 当前页面
 
 
     
苯教史:嘉言库  
     
象雄小议  
     
第三部分象雄和吐蕃王统摘要  
     
本教神山简介  
     
本日神山  
     
达果雪山  
     
玛旁雍错  
     
念青唐拉  
     
纳木错的历史与图片  
     
当惹雍错的历史与图片  
     
朝圣川西墨尔多神山  
     
西藏苯教及五大法裔的发展情况
     
      第二、苯教在康区的传播情况
      贤者琼的历史:琼被分为黑白黄三种。其中白琼的驻锡地为扎马日登,黑琼的驻锡地为孜珠寺,黄琼的寺院为夏赛阳宗。起初盛极一时,中间经历兴衰后,现在兴盛。白琼的驻锡地为扎马日登由大成就者尼玛坚赞创建。从这位圣者开始,此后出现莫兰坚赞、金巴坚赞、更嘎坚赞、次称坚赞等历辈上师的努力下,这个修行院成立,常驻僧人五十余。孜珠寺是由桑吉岭巴由已有的基础上创建,出现历辈上师,兴盛一时。夏赛阳宗是个殊胜修行地,后来罗丹尼波活佛来此地时,新建寺庙,庙中有很多珍贵依止。
      琼仓的大寺嘎日定青寺,是囊东大哇坚赞的弟子象珠才旺旦加把定青寺、丹吉岭、帕青仓等三寺合为一寺。后遭兵燹烧毁。此后象珠才旺旦加在后山嘉杰前重建,并把黄琼噶孔活佛邀请该寺。由历辈黄琼噶孔活佛和登都活佛主持,传承王者朱的教法。琼布嘎来寺建于何时不明,大概是创建于藏历第十一饶迥期间。由琼布益希杰哇等历辈圣贤主持,后遭兵燹烧毁。另外,琼布纳日寺、琼布果寺、赛查扎西岭。还有下部康区的德格、新龙、安多、嘉荣等地有琼布的专属寺院。
      第三、苯教在安多的传播情况
      安多三圣者指的是象帕大师、多帕大师和佐帕大师。
      1.苟象寺创建者象帕大师事迹
      根据《苟象寺志》记载,象帕大师于藏历第一绕迥的下半年(公元1080前后),出生在苟哇唐安村。象帕大师的祖先珠希尼玛扎巴(vbru zhig nyi ma grags pa)于藏历饶迥初期在郭仓山脉西脚下的一个名为萨热的村寨修建了静修院闹扎殿。此后其著名弟子苯秀从闹扎殿(lha khang snang grags)中取出由知德(vbri sde)从上部地区请来的佛祖金像为内藏,重新造三祖师佛像,扩建静修院后改称为象孜仓(skyang rtse tshang)。在其四子中最小者为帕巴秀,人称象孜帕巴,简称为象帕。根据象帕大师的传记记载,象帕起初当过佣人,后来得道成为圣人。在苯教的大藏经中有几部象帕大师挖掘的伏藏品。在整个象派寺院中象帕大师为第一世,在当地被称为“阿尼象帕”。
      2.象帕的主寺苟哇象仓寺概括
      苟象寺是历史上著名的苯教寺院之一,历史悠久,属寺众多,曾经是川北苯教的中心,有“南拉顶(lha sdings),北苟象”之说,在川北具有很大的影响。“苟哇”一词有几种解释,一说相对于低洼之地而处在高处土坎上,故名苟哇(sgur ba)。一说苟哇沟内有一座山有九个山头藏语称之为“果仓班苟”,意为果仓九兄山,“九”一词在藏语中发音为“苟(dgu)”。还有一说称苟哇地区有九个寨子,而得名为“苟哇(dgu ba)”,这种说法比较可信,苟哇的得名跟九有着密切的关系。
      “象仓”的“象”在藏文中有三种写法,即:skyang、rkyang、spyang。在《松潘地区苯教寺院志》中认为目前流行的“象”的三种藏文写法都正确。根据文献记载skyang、spyang出现的频率远高于rkyang。再者当地的方言中skyang、spyang的发音近似,读音皆为“象”。而rkyang的读音为“绛”,从而可以排除rkyang。从目前的使用情况看skyang的使用率最高,而其具体意义尚不清楚。Spyang是藏族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安多地区有很多人家姓氏为Spyang,且周边有Spyang tsha、Spyang lung的地名与此相符。Spyang是属于藏族六大姓氏的东氏,东氏有十八个分支,其一为Spyang stha。潘曲流域的藏族属于东氏后裔,这在当地的历史中有详细记载。故为“spyang”字可行,且与部分史书记载相符。Spyang sthang又意为“狼窝”,有其贬低之意,故改为“Skyang sthang”的可能性强。根据《苟象寺志》记载:“在唐安村有一户叫象孜仓(skyang rtse tshang)”,象孜仓简称象仓。因地处苟哇沟,故名苟哇“象仓”。象帕大师在这里修建寺院后称为苟哇象仓寺。
      象帕师徒于藏历第二绕迥(公元十一世纪)在唐安村的阳坡上修建了一个小寺。建有护法殿,内供殊胜伏藏之物和佛像,弟子云集,苯教日盛,故得名雍忠岭。俗称尼尕寺(阳面寺院),后称象仓寺。后因僧人数量不断增加,这里的小寺和静修院搬迁到岭沃,发展成为历辈象帕大师的住锡地--苟象寺。
      3.历辈象帕大师的传承
      苟象寺历任主持是象帕及其后裔,至今共传三十一代。苟象的旧寺志《苯查冒》已经失传,所以很难确切弄清历辈大师的传承,传承数也有分歧,有说二十八代,有说三十一代。根据苟象的历辈上师的启请文,结合部分文献数据,以及新编寺志,基本上能够确定为三十一代。晚期的历史主要由老衲希饶扎巴口授为主。苟象寺主持的传承起初为父子传承,后来改为叔侄传承,后期为活佛转世制度所代替。
      1).父子传承(一至十三世)
      《苟象寺志》中记载,苟象的历辈活佛中,一至十三为父子传承。民间称之为“象帕十三后裔”。
      第一世象帕大师,出生于藏历第一绕迥下半年,公元1080前后。在十二世纪初期创建了苟象寺。
      第二世象帕大师之子象帕托果(skyang vphags thog rgod)于第二绕迥下半年,在黄龙海螺白湖(shar dung rivi dung mtsho dkar mo)中请来金塔,为供奉这些圣物而修建了尊胜遍及洲,同时萨热的闹扎殿和佛像都搬迁到这里,托果成为第二任主持。
      第三世象什扎巴旺加。在《桑珠寺志》(bsam grub dgon pvi lo rgyus)中:藏历第三绕迥土龙年(1148年),象的后裔中诞生了一个上师叫扎巴旺加(grags pa dbang rgyal)。在象帕大师观地相选寺址的益松岭沃(yul gsum gling vog)修建了寺院。二十五岁时来到包座日龙沃(ri lung ngo),在此修建了静修院。
1 2 3 4 5